阳光透过密林的缝隙洒落人间,斑驳绿荫下,铁皮石斛伴树而生,灵芝千姿百态,青钱柳长势喜人……9月4日,在三门县亭旁镇坝头村的种植示范基地里,林间资源尽显生机。
“韩教授你看,这石斛的铁皮透亮,水分足!”“再过段时间,这片灵芝就可以采摘上市了。”眼前这个气质儒雅、戴着眼镜,被村民们围在中间的人,就是台州学院二级教授韩得满,作为学校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台州学院三门研究院院长,同时身兼台州市政协常委和民盟台州市委会副主委,他将“沉睡”的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“靠山”。
肩负使命 遇见林下经济
铁皮石斛、灵芝、三叶青,三药仿野生套种80亩,青钱柳、黄精套种80亩,前胡种植100亩,加上试种玫瑰、松茸等等,目前该基地已开发约400亩种植区,预计今年可收获产值600万元。
三年前,谁能想到仅仅10亩的大棚铁皮石斛,能发展成400亩林下种植示范基地?韩得满的思绪被拉到很远。
2018年4月,台州学院三门研究院成立,生物医化专业的他担任院长,初期主要涉猎工业板块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坝头村成了台州学院在校外的第一个产学研基地。
“2020年农户联系我们研究院,希望提供铁皮石斛的种植经验。”韩得满回忆说,当时坝头村的种植户郑尚盖凭着几分热爱在捣鼓大棚铁皮石斛,但因缺少技术支撑,效果不佳,这才找上了他。
“栽培深度不能低于20厘米,室温控制夜间15℃、白天28℃……”在韩得满和其受邀专家的指导下,不但种植问题迎刃而解,还给坝头村带来了新的灵感——大规模推广种植。
“我们村这片林地以前都是闲置的荒山,现在有了专家指导,我们和村‘两委’一商量,林下种植示范基地的雏形就有了。”郑尚盖也因此成了基地创始的“核心成员”。
在村“两委”及韩得满等人共同努力下,闲置的山林资源被盘活,村民以土地入股,成立合作社及公司,坝头村林下种植示范基地从设想逐步变为现实。
空间是腾出来了,但是选择哪些又好种、经济效益又高的经济作物成了新的难题,这时坝头村再次找到韩得满。
“铁皮石斛可以套种灵芝、三叶青,青钱柳做茶叶具有降糖、降脂、降压等保健功效,树下套种黄精的技术挺成熟了,云南的‘墨红’玫瑰花期长、产量大、香味浓,我可以和同事们一起去引进来……”韩得满脱口而出的一串串专业名词,被记在了种植户的心里,也被种进了亭旁坝头的山林间。
实招护航 呵护林下经济
“一腔热血、单枪匹马是成不了事业的,想要发展好这片林下经济,必须形成合力。”韩得满说。
作为台州市政协常委,韩得满想到了凝聚政协力量。于是,他“因地制宜”,就近吸纳三门政协农业科技组的委员为林下经济发展建言献策,协商驿站应运而生。
基地开发期间,市县两级的政协委员们多次前来调研,实地考察梗阻所在。
“别看这条石子路现在是通行便利,以前都是黄土路,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、寸步难行,日常巡查养护这些作物都困难。”坝头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熙平指着林间的步行道说。
在韩得满牵头下,政协委员本着“服务为民”的履职理念,充分发挥基层协商平台作用,对接相关部门,积极推进林间石步道项目的落地,改善基础设施。
韩得满不单单是一名政协委员,也是民盟台州市委会的副主委,同心·民盟共富基地的建立,有助于打通农作物后端加工和综合利用环节。
“术业有专攻,政协、民盟里有许多各领域的专家人才。”杭州市政协常委、民盟盟员斯金平是浙江农林大学研究员,也是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,身为研究铁皮石斛、黄精的专家,在韩得满的邀请下,他来到坝头村,帮助种植户们解决种植难、药材质量不稳定等瓶颈问题。
玫瑰系列从粗加工到深加工,从玫瑰花茶、玫瑰花酱等食品衍生出玫瑰纯露等护肤品;铁皮石斛的茎、叶、花都通过不同工艺加工成产品……如今,在坝头村,农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指导。
深耕产业 实现绿富双赢
“这是杀青机,将刚采摘的叶子进行高温处理,这样叶子中的酶活性和水分彻底停止,使其不再发酵。这是喷雾干燥机……”在基地二楼的工坊内,韩得满如数家珍,这些机器设备都是他和同事精挑细选引进来的,用于原产品的研发试验和小批量加工。
随着林下种植示范基地的日益成熟,大量产出的中草药需要深加工,小型工坊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。于是,韩得满又将目光瞄向加工中心的建设。在亭旁镇政府支持下,计划打造一个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、投资约2000万元的工厂,预计11月完成招投标工作。
同时,在他大胆创新下,台州学院三门研究院实验室正准备改造建设一个2000平方米左右的中试基地,预计年底建成。同时一套近200万元的药食同源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也将落地三门,用于中草药超细破碎、制粒压片、覆膜包装等,届时可提供代加工服务,有效提高中草药的利用率,科技成果将辐射三门全县中草药种植户。
“做这件事既是情怀,也是使命。”韩得满就像是一位林下经济“造梦者”,他将亭旁坝头的这片林下种植示范基地描绘成“产业生态化、生态产业化”的富民图,今后这卷生态画轴还将越铺越远……
——发布于2023年9月6日《台州日报》